close

標題
(特急)我想找有關沙塵暴的資料
問題
我想找有關沙塵暴的資料,東西越多越好。不管是它的成因還是影響什麼的,只要有就行,當然,越詳細越好!
最佳解答
『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大量的沙和土粒捲揚起來,使空氣變得混濁,能見度大為減小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現象。在氣象測計中規定,凡水平方向能見度小於1000公尺的風沙現象,稱為『沙塵暴』。如果風力加到8–9級,被刮起的沙塵增多,天空變得越來越混濁,能見度小於200公尺,這稱為『強沙塵暴』。如果風力再加大到超過10級,能見度小於50公尺,這稱為『特強沙塵暴』。 圖片參考:http://www.atmos.pccu.edu.tw/duststorm/introduce/table.gif 圖表說明:氣象測計中與沙塵暴有關之視障天氣現象符號。 由於發生強和特強沙塵暴時天色昏暗,甚至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因此在中國西北地區居民又將之稱為『黑風』或『黑風暴』。『黑風暴』發生時能見度極差,空氣極為混濁,當持續時間又長時,往往造成嚴重的災害。而普通強度的沙塵暴天氣,雖然易發生,但除對航空飛行有明顯影響外,對其他方面的危害並不大,人們也不太注意它。 中國西北和外蒙戈壁沙漠位於中亞沙漠區中,排名世界四大沙漠區之第二位(依序為北非、中亞、北美、澳大利亞),向來是亞洲沙塵暴的主要源地,該區在春季時鋒面系統特別活躍,提供當地強風有利的條件。最近幾年台灣地區春季空氣品質幾次急遽惡化就與大陸地區強沙塵暴南移至台灣地區附近有關,相關研究逐漸受到本地環保及學術單位的重視。 圖片參考:http://www.atmos.pccu.edu.tw/duststorm/introduce/fig1.gif 圖片說明:根據地表植被分佈繪製之衛星遙測生物圈分佈,黃色為植被稀少區域,綠色代表植被豐富區域。 (資料來源: 1998年8月SeaWifs衛星分析地表植被分佈。) 沙塵暴形成的三個要素為強風、沙源、和不穩定空氣,分述如下: 1﹒地面強風 根據觀測,當沙塵暴形成時,如果風每秒刮30公尺(11級風力),那麼粗沙(直徑0.5–1毫米)會飛離地面幾十釐米,細沙(直徑0.125–0.25毫米)會飛起2公尺高,粉沙(直徑0.05–0.005毫米)可達到1.5公里的高度,黏粒(直徑<0.005毫米)則可飛到1.2萬公里的高空。 2﹒豐富沙源 中國的西北、華北、東北以及外蒙古地區是亞洲沙漠和沙礫地集中分佈的地方,這裏沙漠和沙地面積達100萬平方公里以上,浩瀚的沙海提供沙塵暴源源不絕的沙源。 沙漠中各式各樣的沙丘,依照它們的穩定程度分為流動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沙塵暴發生時,流動沙丘揚起沙塵的數量最大,半固定沙丘要小一些,固定沙丘最小。除了沙漠、沙地之外,下列地表面也能為沙塵暴提供沙塵物質:(1)以石礫為主的乾旱地區的戈壁灘;(2)受風力破壞後的各種各樣的地表面;(3)乾凅的河床及湖盆;(4)由沙粒構成的紅色岩石;(5)堆積在山前、溝口的洪水沖積物;(6)黃土。 圖片參考:http://www.atmos.pccu.edu.tw/duststorm/introduce/fig2.gif 圖片說明:戈壁沙漠涵蓋中國西北和外蒙古地區,是亞洲沙塵暴主要源地之一。 圖片參考:http://www.atmos.pccu.edu.tw/duststorm/introduce/fig3.gif 圖片說明:沙漠中的粉沙顆粒微小,極容易受到強風而揚起,形成沙塵暴。 (資料來源:非洲Namibia沙漠照片,摘自http://www.traveladventures.org/continents/africa/namibdesert1.html) 3﹒不穩定空氣 不穩定的空氣就像燒得正旺的爐火,靠近火爐的空氣熱(輕),離火爐較遠的空氣比較涼(重),所以火爐上面的空氣是不穩定的,輕輕的捅一下,爐灰就到處飛揚。自然界裏沙塵暴起沙的道理是類似的,如果低層空氣穩定,揚沙較不易捲揚到高處;反之,如果不穩定,揚沙將有機會捲揚到高空,影響的範圍較大、較廣。因此,如果兩個地方風力和沙源條件相同,那麼空氣穩定與否就對沙塵暴強度有決定性的影響。 http://www.atmos.pccu.edu.tw/duststorm/introduce/intro.htm
其他答案
003的投票部隊退散吧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大量的沙和土粒捲揚起來,使空氣變得混濁,能見度大為減小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現象。在氣象測計中規定,凡水平方向能見度小於1000公尺的風沙現象,稱為沙塵暴。如果風力加到8–9級,被刮起的沙塵增多,天空變得越來越混濁,能見度小於200公尺,這稱為強沙塵暴。如果風力再加大到超過10級,能見度小於50公尺,這稱為特強沙塵暴。★【沙塵暴形成的三個要素為強風、沙源、和不穩定空氣,分述如下】★:★地面強風:根據觀測,當沙塵暴形成時,如果風每秒刮30公尺(11級風力),那麼粗沙(直徑0.5–1毫米)會飛離地面幾十釐米,細沙(直徑0.125–0.25毫米)會飛起2公尺高,粉沙(直徑0.05–0.005毫米)可達到1.5公里的高度,黏粒(直徑<0.005毫米)則可飛到1.2萬公里的高空。★豐富沙源:中國的西北、華北、東北以及外蒙古地區是亞洲沙漠和沙礫地集中分佈的地方,這裏沙漠和沙地面積達100萬平方公里以上,浩瀚的沙海提供沙塵暴源源不絕的沙源。沙漠中各式各樣的沙丘,依照它們的穩定程度分為流動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沙塵暴發生時,流動沙丘揚起沙塵的數量最大,半固定沙丘要小一些,固定沙丘最小。除了沙漠、沙地之外,下列地表面也能為沙塵暴提供沙塵物質:(1)以石礫為主的乾旱地區的戈壁灘;(2)受風力破壞後的各種各樣的地表面;(3)乾凅的河床及湖盆;(4)由沙粒構成的紅色岩石;(5)堆積在山前、溝口的洪水沖積物;(6)黃土。★不穩定空氣:不穩定的空氣就像燒得正旺的爐火,靠近火爐的空氣熱(輕),離火爐較遠的空氣比較涼(重),所以火爐上面的空氣是不穩定的,輕輕的捅一下,爐灰就到處飛揚。自然界裏沙塵暴起沙的道理是類似的,如果低層空氣穩定,揚沙較不易捲揚到高處;反之,如果不穩定,揚沙將有機會捲揚到高空,影響的範圍較大、較廣。因此,如果兩個地方風力和沙源條件相同,那麼空氣穩定與否就對沙塵暴強度有決定性的影響。★強或特強沙塵暴在源地生成時極其兇猛,往往伴隨如下難忘的景象★:★風沙牆聳立大陸強沙塵暴多從西北方向或西方推移過來,也有少數從東方推移過來。幾乎所有的沙塵暴來臨時,我們都可以看到風刮來的方向上有黑色的風沙牆快速地移動著,越來越近。遠看風沙牆高聳如山,極像一道城牆,是沙塵暴到來的前鋒。★漫天昏黑強沙塵暴發生時由於刮起8級以上大風,風力非常大,能將石頭和沙土捲起。隨著飛到空中的沙塵越來越多,濃密的沙塵鋪天蓋地,遮住了陽光,使人在一段時間內看不見任何東西,就像在夜晚一樣。★翻滾沖騰刮黑風時,靠近地面的空氣很不穩定,下面受熱的空氣向上升,周圍的空氣流過來補充,已致於空氣攜帶大量沙塵上下翻滾不息,形成無數大小不一的沙塵團在空中交匯沖騰。★流光溢彩風沙牆的上層常顯黃至紅色,中層呈灰黑色,下層為黑色。上層發黃發紅是由於上層的沙塵稀薄,顆粒細,陽光幾乎能穿過沙塵射下來之故。而下層沙塵濃度大,顆粒粗,陽光幾乎全被沙塵吸收或散射,所以發黑。風沙牆移過之地,天色時亮時暗,不斷變化。這是由於光線穿過厚薄不一、濃稀也不一致的沙塵帶時所造成的。★沙塵天氣在氣象上分為三類★:★浮塵:懸浮在大氣中的沙或土壤粒子,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里的天氣現象。★揚沙(塵):能見度在1~10公里的天氣現象,中國以新疆和內蒙古等乾燥地區多見,並且多在春季出現,中國南方極少。★沙塵暴: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渾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公里的天氣現象。★台灣地區沙塵暴警報的分級★根據台大大氣科學系柳中明教授(2001)建議北部地區(包括宜蘭地區)任意三個測站的最大PM10濃度平均值作為判斷台灣地區沙塵暴影響級數之標準,當PM10>150μgm-3為等級0,150μgm-3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24000010KK08397
74F21DD43D754FE8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